AI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2025-02-28 来源|AI图库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当前,一个以AI为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新科技革命浪潮既为教育改革增添动力,也为教育改革创造条件。在AI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该如何推进?这是一个值得令人深入思考的话题。

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基石,教育始终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演进。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教育史,古代教育以私塾为主,与科举制度相适应,“学而优则仕”。1905年,清王朝废除了科举考试,新式学校兴起,中国教育逐渐与世界接轨。改革开放以后,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大学开始扩招,教育呈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在大众教育时代,教育呈现出两大属性:一是选拔人才;二是培养人才。在某种意义上,“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两种属性是相悖的:因为有选拔,就意味着有淘汰;而这个终极淘汰机制,中国教育毫无例外地选择了考试。许多中国人对现时的中考、高考是既恨又爱,恨的是从中考到高考,一路考试卷之又卷,卷得学生与家长无比焦虑;爱的是如此之卷的考试却是竞争社会实现公平的最后一道底线,寄托着无数人阶层跃迁、改变命运的梦想。

中国的教育专家曾设想过众多的教育改革方案,终究难以跨越“应试教育”的鸿沟。AI的出现,给中国教育一个变革的契机。在AI时代,教育的底层逻辑发生了变化。当代教育以传承知识为主,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各种知识,考试考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如今凭借丰富的AI应用,知识唾手可得;以现代科技为代表的知识体系日新月异,今天学到知识明天未必管用。专家估计,现在的在校小学生,未来可能工作的岗位65%尚未出现。面对AI时代的变化,现有教育标准化的“灌输”模式,程式化的统一考试,大量培育的是“职业人”,而非“创新者”,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教育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无法教会学生去掌握未来社会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把教育的本质定位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美国教育学家奥恩在《教育的未来》一书中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出每个人都要具备“新三大读写能力”:科技素养、数据素养、人文素养;他认为:未来,我们不仅要能与他人交流,而且也要能与机器(AI)沟通。中国教育学者和渊在《AI时代,学什么,怎么学?》书中强调:在AI时代,“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可能。AI时代有8项核心必备技能——提问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个性力、高感性力、沟通能力、自驱力和决策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归纳出AI社会对个人能力的不同要求;但无论如何,未来社会注重的不是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量,而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在诸多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创造能力。随着AI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一般性工作终将大部分被AI替代,唯有人类独特的创新与创造特质能够与AI相媲美,人类会更加珍视自身的创新与创造!努力培育每个人的创新与创造能力是未来教育的使命所在。

从知识教育到创新与创造教育是未来教育一个根本转变,我们必须重新设计未来的教育范式。所谓创新与创造都是催生新的价值与意义,前者是已有基础上的发展,后者是前所未有的开拓,两者都形成对人类社会的独特贡献。在AI时代,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AI工具,构建知识体系,养成自学习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质疑思维、逻辑思维,提升认知素养;中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身天赋,利用AI进行个性化的专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方面并加以精心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被看见,并在他(她)所擅长的领域开花结果!

在未来社会,教育将全面适应AI的发展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我们设想的教育改革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展开:(1)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育人的创新与创造能力,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身潜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需要;(2)国民教育体系可以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进阶教育三个阶段,将通识教育确定为义务教育性质;(3)通识教育为十年时间,涵盖现有的小学、初中及高中部分,可分为初级通识教育和高级通识教育;(4)将AI与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外语一样纳入基础学科,从通识教育初级阶段即实施AI学科教育;(5)在讲授每一门基础学科时,必须优先讲授学科概况及学科特点,唤醒学生的学习愿望,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6)在通识教育高级阶段,学校教育尝试实行社区化管理,非基础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在学生社区活动中训练养成,可计入学生成绩;(7)专业教育以分学科教育为主,涵盖现有的大学教育,取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大幅调整现有的学科设置,注重学科的AI应用及跨学科建设,专业教育一般为四年时间,国家对某些专业教育实施免费教育。(8)进阶教育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涵盖现有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进阶教育一般为四年时间,国家对进阶教育实行补贴。进阶教育期间,学生获得创新性或创造性成果的可以分别授予硕士或博士称号。(9)现有教育全面向AI教育转变,将“慕课”(MOOC)作为教材的重要来源,普遍实行个性化教育,建立以学分制为主体的学生评价方法,修满学分的学生允许提前毕业;(10)改变教育考试方式,将学校统一考试改为AI机考,让AI定期评测学生的智能训练成效和学科知识拓展能力,综合评测学生学习状态,不再一考定终生。

教育优则国家兴!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必须坚定改革,让现代教育充分运用AI发展成果,重塑国民教育的制度优势,使得教育在科学与公平的选择中走出一条新路,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最新
更多

AI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当前,一个以AI为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

神州数码加速AI应用落地 DC·AI生态创新中心启幕

2025年,神州数码开始加速AI应用产业落地。 1月15日,由神州数码携手生态伙伴共同打造的DC·AI生态创新中心正式启幕。该中心位于深圳湾超总基地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37层,面积1000平方米,是集品牌展示和体验

委员谈AI+教育:不怕学生用得多,怕他们不会用

“我们现在不是怕他们(ai)用得太多,反而是怕他们用得太少,不会跟上时代步伐。我们希望人人都能用起来,但是需要安全合规。”1月15日,上海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国豪书院副院长任捷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要支

AI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基金人士聚焦产业链新变化

近日,人工智能(AI)热度再起。半导体、人形机器人、AI眼镜、智谱AI、抖音豆包等概念板块纷纷走强,科技股被很多投资者视为A股市场“顶梁柱”。 随着AI大模型全面进入消费领域,AI商业化成功的逻辑正在逐步兑现。

深圳AI应用场景创新居全国第二

1月18日,2024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暨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峰会在深圳举行。记者获悉,深圳AI应用场景创新居全国第二。 活动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旨在打造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场

微软科学家自述确诊“AI疲劳症”!如何在快速发展的AI浪潮中保持清醒?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如汹涌浪潮席卷而来。从认知过载到焦虑情绪,AI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疲劳症」。 当今时代,AI无处不在,频繁亮相于新闻头条、深度嵌入工作流程,还悄然融入日常生活。 这场看似炫酷的科

网站地图